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

快樂度過現在 痛苦面對將來

快樂度過現在 痛苦面對將來 教務主任 簡木全
咱們老祖宗說過一句話: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,相信大家都聽過,也都知道其中含意。台灣也有一句俗諺:「拍斷手骨顛倒勇」,一個人的痛苦忍受度,往往會隨著周遭環境的改變而改變,就像每個人對冷熱的感受一樣。記得多年前,學校曾舉辦到藤枝觀星的冬令營,當晚氣溫在10度以下,對我們這些生長在南台灣的「南部囝仔」來說,簡直冷得不能再冷了。回頭卻看見一位小朋友穿著一件無領汗衫跑來跑去,這實在太誇張了吧!仔細一問,才知道這位小朋友是從美國轉回來的。由於長年都生活在美國,早已適應了零度以下的寒冷氣候,台灣的冬天對他來講,倒反而像春天一樣溫暖呢!
生活也是一樣。當一個人自幼生活在物資貧困的環境中,他就會懂得惜物知足。一顆糖果或是一枝鉛筆都可能是他快樂滿足的來源;相對的,如果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富裕無虞的環境中,可能連PS2都無法令他驚喜。生活如此,學習也是如此。當一個學生長年處在充裕的外在學習環境中,每天父母、老師都順著他的意思,永遠滿足他的要求,只強調讓孩子快樂。等到改天孩子長大了,換了不同的學習階段,環境也不同了,對孩子來說,他可能就會感到匱乏、痛苦了。這也是為何社會越富裕,自殺的人口卻反而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。
天下雜誌在每年都會推出了教改的專輯,其中一年的專輯中記錄了五位小朋友在十年前經過教改的洗禮之後,到十年後的今天有何改變與感想。我們大概也可以發現:多元入學增加了孩子發展的可能,但是太強調讓孩子快樂學習,卻讓孩子無法在競爭的社會中實現自己的理想。其實,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場對自己身心靈的磨練,並非是快樂滿足的,反而是經過痛苦的學習歷程之後,發現自己努力的成果竟是如此甜美。學期初,我們組成了各種團隊對外比賽,在參賽的過程中,會讓小朋友發現:越是嚴苛的訓練,越有豐碩的成果。譬如游泳隊的小朋友,並非與生俱來就能游得又好又快,而是經過了長久的練習與忍耐,頂著酷寒的天氣與冰冷的池水,持續練習又練習,才有好的成績。所以證嚴法師常說:「吃苦了苦,苦盡甘來;享福了福,福盡悲來」。參透了這個道理,我們才有辦法將吃苦當作吃補,度過難關,越挫越勇。
商業周刊曾經刊登了一篇文章,題目是「停、收、等、慢~教養孩子的四要訣」(商業周刊第977期 作者:李盈穎),文中提到:父母給愛的方式必須設限,忍一時,能給孩子更強壯的心靈、更卓越的競爭力,停止溺愛,永遠不嫌遲!「為人母者,不患不慈,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。愛而不教,使淪於不肖,陷於大惡,入於刑闢,歸於亂亡,非他人敗之也,母敗之也。」《資治通鑑》作者司馬光在《溫公家範》這麼說。對溺愛世代的父母,這句話無疑是當頭棒喝。這群父母往往給了太多的愛,卻不知道「該給什麼」、「該給多少」?
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表示,現代孩子最需要具備的十一種大能力(編按:十一種能力包括:同理力、自信力、勇敢力、接納別人的能力、適度的表達力、決定的能力、等待力、親和力、尊重力、合作力、智慧力),經過核對後發現:被寵溺的孩子幾乎樣樣缺乏。
尤其,父母溺愛孩子的「首要傷害」,會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。因為孩子從未被父母喝叱「不行!」,他就無法體會別人的情緒、需要、想法。被溺愛的孩子也容易沒 有自信,因為父母為他做了一切,他還能做什麼?而總是伸出一隻手要幫孩子的父母,也要小心孩子表達力會有問題,因為在他還沒表達前,父母就已為之代勞了。所以,不論你的溺愛是放任型,或是過度保護型,父母都要謹記四口訣:「停、收、等、慢」,收回一隻手,讓孩子自己面對問題。首先,要「停」下來。

停:給愛前,先問這是誰的需要?
溺愛的父母在行事前要停下來問問自己:「我現在要替他做的,是我的需要,還是孩子的需要?」第十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創作類佳作,樊雪春寫的〈我看見我的女兒〉一文,內容就描述她母親給她的是一份「專斷的愛」:成長的歲月中,她嫌我洗澡洗不乾淨,帶著菜瓜布好心的把我拎進浴室,做一場脫皮之旅,她洗得很高興,我則是低著頭像一隻代宰的羔羊,就這樣一直幫我洗到十八歲。她嫌我的頭髮太長,蓋住了眼睛,把我拎到理髮店,剪一個西瓜皮。理髮師一面剪,我一面掉著眼淚……如果我拒絕吃下當歸雞,她會滿懷憤怒的把雞吃光光……「沒人要的雞我自己吃。」她恨恨的說。「母親的背影,是我最熟悉的姿勢。」樊雪春這段話隱喻著,母親的好意和子女的需要經常背道而馳。因此,父母在給愛的時候,一定要問自己:這是誰的需要?

收:孩子的問題,留給他們解決
第二,有些事要收手,好父母最好是少一隻手。父母應該問:「現在發生的問題,問題所有權人是誰?」讓孩子處理屬於他自己的問題,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政大心理系教授鍾思嘉指出,父母這樣做並不意謂停止對孩子的愛,而是肯定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。「這個管教態度對子女而言,就像送給子女一份『信任他』的禮物,不用花錢,卻是一份無價禮品。」如何劃分問題所有權?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:「這事有沒有干擾或妨礙到我的生活?」、「這事對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傷害,甚至危害生命安全?」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,就不關父母的事,父母要收手,不要剝奪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,父母只要從旁鼓勵和注意就夠了。

等:不立即服務,讓他為自己負責
第三,父母要學會等。等一等,不要立即反應,讓孩子經歷自然與合理的行為結果。
父母一直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務,叮嚀嘮叨,結果讓孩子養成不在乎的習慣,父母就得一直扮演「為孩子負責」的角色。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總幹事涂喜敏舉例,很多父母一早就耳提面命要孩子帶外套、到學校後要記得隨溫度變化穿脫,出門前又親自將衣服穿上。如果這時父母能夠停下來,讓孩子自己嘗到沒帶外套的自然結果,父母往後就不需再吃力不討好的提醒了。鍾思嘉也輔導過一個個案:田先生有四個女兒,在一次家庭會議後,他們同意在晚餐後負責收桌面、洗碗筷,但幾天後,他們忘了該盡的責任。隔天,田太太也停止做早、晚餐,孩子不解。只見田太太說:「很對不起,我實在沒法在又髒又亂的廚房裡做飯。」接著,田先生夫提議出去吃飯,孩子歡呼的問要去哪一家。想不到田先生說:「我沒有說要帶你們一起去啊!你們得照顧自己,自己想辦法了。」結果,等到他們回來,孩子都吃過了,而且也把廚房整理乾淨。

慢:延後享樂,競爭力更強
第四,要慢。因為延後孩子享樂,是他以後競爭力的來源。這是個非常有名的實驗,心理學家華特.米歇爾(Walter Mischel)針對史丹佛大學附近社區的四歲小朋友們,進行一系列為期十多年的追蹤研究。當時,他手上拿著兩種零食,讓每個小孩區分出最喜歡和次喜歡的。然後他告訴小朋友說,他會出去這個教室,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。不想等的小朋友會拿到次喜歡的食物;如果可以等,但不知會等到何時的小朋友,會拿到最喜歡的食物。十多年後,米歇爾發現:「等待越久的小孩,長大後處理挫折的能力越好,比較專心,表達力、邏輯力、計畫力等也越好,且其日後SAT(美國大學入學的學力測驗)的分數越高。」這就是被稱為「延後享樂」(delay of gratification)的經典研究。

改變給愛的方式:先降低頻率,再找出孩子真正的需求。要父母突然改變與孩子長期相處的模式,並非一蹴可幾。初期,父母可先將溺愛的頻率降低,然後再將「給愛」的方式移轉成孩子真正需要的。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舉例:「很多高中生的父母,花一千小時為他們補習上學接接送送,但大學基測出來,卻只能以分數落點去找志願科系。其實父母應該做的,可能是花五十個小時陪孩 子去瞭解適合的科系,這五十小時的影響遠比一千小時的接送要重要。」
「停、收、等、慢」,將你的愛昇華,才能真正對孩子有幫助。

孩子的教育其實是就像一趟單程的旅程,一旦啟動了,只能邊做邊修,無法反悔重來,所以必須更加小心謹慎。當老祖宗留下一句又一句的名言,背後所代表的意義,其實是長久以來累積的經驗。也許時間改變了,也許環境改變了,也許思想也改變了,但不變的是父母與師長疼愛孩子的心,總是希望孩子能平安順利的成長,然後能夠勇敢睿智的迎接每一個人生不同的挑戰。而不是冀望每個人為了擁有快樂的童年,反而必須承受悲傷的成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