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

現代父母的家庭教育

現代父母的家庭教育 教務主任 簡木全
黎巴嫩詩人紀伯倫(Kahlil Gibran,1883-1931)在先知(The prophet)一書中,有一段描寫父母與孩子的關係:(筆者將文中的「你」改為「我們」,更能適切表現出親子關係)
「我們的孩子並不是我們的孩子。
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。
他們經我們而來,卻不是因我們而來。
儘管他們與我們同在,卻並不屬於我們。
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愛給予他們,卻不能給予思想,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。
我們可以建造房舍蔭庇他們的身體,但不能禁錮他們的心靈,
因為他們的心靈棲息於明日之屋,即使在夢中,我們也無緣造訪。

我們可以努力塑造他們,卻不可企圖讓他們和我們一樣。
因為生命不會倒退,也不會滯留於往昔。
我們是弓,孩子就像是從我們身上所被射出擁有生命的箭。
弓箭手瞄準無窮旅途上的目標,然後用力將我們彎曲,以使他的箭迅捷遠飛。
讓我們欣然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!因為他既愛飛馳的箭,也愛穩健的弓。」

孩子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,可是他們並非屬於我們所有,因為他們是家裡的成員,也是社會的成員;是國家的公民,也是世界的公民。父母對於兒女必須抱持「生而不有」的觀念,父母的責任,是將孩子教育成為將來能夠在公民社會中奉獻一己之力的一份子。所以,必須讓孩子養成正確的價值觀與品格,才能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。古時「養兒防老」的觀念必須摒除,「飼囝是義務」(台),這是無庸置疑的,既然是義務,更要好好教養孩子,完成家庭教育所應負有的責任,小時候嚴加管教,長大後才能順利地將孩子送入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階段。
天下雜誌教育專刊(335期/94.11.15)以特大篇幅報導有關家庭教育的專論,文中指出台灣人口結構出現了「山凹現象」(3ㄠ現象,簡木全,民94):愈來愈老(ㄌㄠ)、愈來愈小(ㄒㄧㄠ)、愈來愈少(ㄕㄠ)。人口中,老人的比例愈來愈高,家庭的結構愈來愈小,而新生兒的出生率則愈來愈少。這種結果,象徵傳統的家庭組織結構正逐步瓦解崩落之中。傳統的農業家庭,幾乎家家都是三代同堂,鄰里都是家族成員。年輕的父母出外工作,家族之中必然有伯、叔、姑、姨等人分擔起教養的責任。現今老、中、少三代的年齡差距愈來愈大,觀念及想法也愈離愈遠,以往的理所當然,變成今日的天方夜譚,也使年輕父母頓時失去教養與育兒的依靠與指導。現代父母過度忙於工作,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愈來愈少,大都將教養孩子的責任,委託契約關係的「安親班」。但安親班只能安「親」,安父母的心,以便讓父母能無憂無慮工作到更晚,甚至還有私立學校提供「慢接」與「短期住宿」的服務,每週只在家住一天,結果親子相處的時間愈來愈少,關係愈來愈淡,安了「親」卻難安「兒的心」。
家庭組織縮小化,出生率愈來愈少,很多夫妻成了「頂客族」,將來會有愈來愈多的孩子,找不到伯、叔、姑、姨可以稱呼,改天「天頂天公,地下母舅公」(台)這句諺語可能就要失傳了。大家可以發現,雖然人口出生率愈來愈少,班級人數也愈來愈低,可是班級之中需要特殊教育的學生卻愈來愈多;再加上學生背景愈來愈多元,單親、隔代、棄養或是新移民家庭等弱勢家庭的子女,愈來愈多,都讓班級經營愈來愈困難。近七成的孩子,放學後的工作,就是補習,也就是到另一個地方上學。結果,清晨上學,下午放學後,還是上學,直到父母下班,一起回家,然後洗澡、睡覺。日復一日,家庭幾乎成了旅館。家,剩下「生理」的功能,家庭教育的功能難以發揮,愈來愈多的孩子,生活自理的能力愈來愈弱,生活教育難以落實,導致「心理」的問題層出不窮,這些都是家庭功能失調的結果。
調查也指出,家長認為家庭教育最應培養孩子的前三項能力為:生活自理能力、良好的品格與正確的價值觀、與他人相處的能力等三種。可是現在這些能力卻必須仰賴學校教育來培養。綜合領域課程必須實施家政實習,培養孩子掃地、摺衣、洗碗等做家事的基本能力;還要培養學生孝順、有禮等應對進退的品格;最後還要訓練孩子與同學相處的方法與能力。因為,這些能力,在家裡已經無法學習到了。曾經還有個玩笑說:現在很多的孩子,不知道蘋果的形狀是一顆顆的,以為是一片片的,因為吃蘋果的時候,父母早就將蘋果切好了。
父母教育的對象是「我的孩子」,教師教育的對象則是班上「所有的孩子」;父母要求老師能夠「因材施教」,而老師則希望對於班上的同學能夠「一視同仁」。因此,經常發生親師之間管教觀念無法一致,學生不知所從的情形。親師之間,應該將教育的對象調整為「我們的孩子」,共同擬定一套大多數孩子能夠遵循的規定與準則,讓親師雙方管教態度有所依循,能夠一致,孩子學習的態度才不會敷衍苟且。否則,家裡一套,學校一套,就如家中父母雙方管教態度不一致時,孩子一定從寬避嚴,馬虎了事。如此一來,豈是孩子之幸,父母之福?
本市教育局鄭局長在就任時提出:「優質、活力、心教育」的教育目標,希望藉由品德教育與生活教育的落實,能夠讓師生找回教育的本質,而不是一味比較學科成績的高低。本校李校長亦指示本處在實施各項教育活動之時,能依照上述教育方針,落實學生學習的本質,力求務實,切勿花俏走板,本末倒置,以免孩子喪失最基本的能力。否則,到時恐怕學不到「帶得走」的能力,反而必須讓人「帶著走」,可就欲哭無淚,後悔莫及了。因此,在教學措施方面,力求各位老師能夠紮實培養學生聽、說、讀、寫、算的基本能力之外,更要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,讓孩子喜歡讀書,主動探索知識;再輔以學務處與輔導處的生活與品格教育,及課後社團與照顧班的課外學習平台,讓孩子在各個學習領域能夠充分發揮,找到自己的優勢,建立自我的信心;進而與父母、師長及同學建立正確良好的人際關係,充分展現出自信、自在與自然的風度,成為未來世界的一等公民。

教養小孩的原則

教養小孩的原則 教務主任 簡木全
  日前收到同學寄給我一封MAIL,裡面談到教養小孩的兩個原則:「一是事先的約法三章,二是事後毫不妥協。」
文中表示:比較亞洲父母與歐美父母對小孩的教育方式,常發現歐美家長就比亞洲家長來得民主開放些,她們視每一個小孩為一個獨立的個體,因此會重視「尊重」與「溝通」。但例外的是,西方家長對於小孩的社交禮儀及餐桌態度,就有著遠比亞洲家長更嚴格的標準。
作者提到受邀至一位德國人家作客,友人有一個四歲的孩子,用餐前,孩子的媽媽特別以小碟子盛一小份食物和藹的告訴小孩:「如果沒有乖乖吃完,那他就沒有任何餐後甜點了。」當日晚餐,美酒佳餚,大人痛快閒聊,年幼稚子不知何時已不聲不響離開餐桌,留下一碟只扒了幾口的殘食。宴末,女主人端出巧克力冰淇淋,小孩一見是自己最愛的甜點,露出機靈的目光,百般央求媽媽分一些解饞,德國媽媽卻絲毫不為所動,只顧招呼客人。
作者心中暗想,不過是個四歲的幼童,做媽媽的何必如此一板一眼,嚴厲以對呢?過了一年以後,作者再度受邀到同一家庭作客,小孩的改變著實令我吃驚,用餐前,媽媽依然約法三章,只見小孩認真用畢餐盤食物,並徵詢媽媽同意,才離開餐桌到角落玩玩具。所以,當天,小孩吃到了喜愛的餐後甜點。
德國人對作者說:「對待小孩,有兩個原則,一是事先的約法三章,二是事後毫不妥協。」同樣的情形,也發生在與德國鄰居出外野餐。百花綻放的春天,與鄰居一家人郊遊踏青,鄰居太太準備了新鮮的麵包、乳酪、香腸當作午餐。隨行孩子們因禁不住原野的呼喚,不顧飲食而嬉戲遊玩。 媽媽告誡小孩:「用餐時間如果離去不吃,到下午回家前,不會再有任何食物。」 小孩依然玩她們的。果然,開車回家途中,小孩們哭鬧著肚子餓,德國媽媽視而不見,同行的爺爺奶奶也立場一致,並未遊說鄰人。一個多小時的路程,竟果真不給小孩任何食物,任由其哭鬧。事後,作者與鄰居太太聊及此事:「小孩子哭著肚子餓,你心裡不難過嗎?」鄰居太太說:「當然也會不捨得!可是,只要想到,如果父母自己先違背原則,那麼教育小孩就會一次比一次難。」作者又再半開玩笑問:「可是,你不怕小孩生氣,或長大後留下心理陰影?」 「不會,因為我們自己孩提時代也是如此教育,當時也會偷偷抱怨父母,可是,日漸成長便會理解父母要求……」
鄰居太太說:「其實,教養小孩並不難,難的是父母親本身,是否可以前後立場堅定,這對身為父母的我們也是一種『意志力』的考驗呢?」有太多的父母因為心軟,因為疼惜自己的孩子,所以無法堅守自己說出的話,結果小孩就順竿而上,越大越難教育。
中國人的家庭,自幼講求倫理尊卑。小孩聽爸爸的,爸爸就聽爺爺的。可是現在的孩子,不聽爸爸的,爸爸卻還是聽爺爺的。長輩疼小孩,結果管教態度就產生了偏差。家中有兩套標準,孩子犯錯時,自然趨賞避罰,尋找「有力人士」為之護航,所以我們常常會就此打住,或止於言語上的警告。久而久之,孩子便對我們的警告產生「抗體」作用,再也「聽而不見」了。
所以在我們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同時,是否也可以和她(他)們溝通,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堅持與原則。或許一時之間您會覺得不忍,您會覺得孩子吵鬧感到不耐,但請記得:今日的堅持,就是明日的規準,當孩子明瞭父母的原則之後,就能夠為自己行為後果負責,本身的「挫折容忍度」也會隨之增加。同樣的,家長和學校老師的教導態度也要有相同的規準,讓孩子能夠確實遵行,日積月累後,孩子便不會隨便逾矩,行為有一定的準則;長大後,便能抗拒外在非法的引誘,自我判斷,自行負責,不用再讓父母操心掛念。

快樂度過現在 痛苦面對將來

快樂度過現在 痛苦面對將來 教務主任 簡木全
咱們老祖宗說過一句話: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,相信大家都聽過,也都知道其中含意。台灣也有一句俗諺:「拍斷手骨顛倒勇」,一個人的痛苦忍受度,往往會隨著周遭環境的改變而改變,就像每個人對冷熱的感受一樣。記得多年前,學校曾舉辦到藤枝觀星的冬令營,當晚氣溫在10度以下,對我們這些生長在南台灣的「南部囝仔」來說,簡直冷得不能再冷了。回頭卻看見一位小朋友穿著一件無領汗衫跑來跑去,這實在太誇張了吧!仔細一問,才知道這位小朋友是從美國轉回來的。由於長年都生活在美國,早已適應了零度以下的寒冷氣候,台灣的冬天對他來講,倒反而像春天一樣溫暖呢!
生活也是一樣。當一個人自幼生活在物資貧困的環境中,他就會懂得惜物知足。一顆糖果或是一枝鉛筆都可能是他快樂滿足的來源;相對的,如果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富裕無虞的環境中,可能連PS2都無法令他驚喜。生活如此,學習也是如此。當一個學生長年處在充裕的外在學習環境中,每天父母、老師都順著他的意思,永遠滿足他的要求,只強調讓孩子快樂。等到改天孩子長大了,換了不同的學習階段,環境也不同了,對孩子來說,他可能就會感到匱乏、痛苦了。這也是為何社會越富裕,自殺的人口卻反而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。
天下雜誌在每年都會推出了教改的專輯,其中一年的專輯中記錄了五位小朋友在十年前經過教改的洗禮之後,到十年後的今天有何改變與感想。我們大概也可以發現:多元入學增加了孩子發展的可能,但是太強調讓孩子快樂學習,卻讓孩子無法在競爭的社會中實現自己的理想。其實,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場對自己身心靈的磨練,並非是快樂滿足的,反而是經過痛苦的學習歷程之後,發現自己努力的成果竟是如此甜美。學期初,我們組成了各種團隊對外比賽,在參賽的過程中,會讓小朋友發現:越是嚴苛的訓練,越有豐碩的成果。譬如游泳隊的小朋友,並非與生俱來就能游得又好又快,而是經過了長久的練習與忍耐,頂著酷寒的天氣與冰冷的池水,持續練習又練習,才有好的成績。所以證嚴法師常說:「吃苦了苦,苦盡甘來;享福了福,福盡悲來」。參透了這個道理,我們才有辦法將吃苦當作吃補,度過難關,越挫越勇。
商業周刊曾經刊登了一篇文章,題目是「停、收、等、慢~教養孩子的四要訣」(商業周刊第977期 作者:李盈穎),文中提到:父母給愛的方式必須設限,忍一時,能給孩子更強壯的心靈、更卓越的競爭力,停止溺愛,永遠不嫌遲!「為人母者,不患不慈,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。愛而不教,使淪於不肖,陷於大惡,入於刑闢,歸於亂亡,非他人敗之也,母敗之也。」《資治通鑑》作者司馬光在《溫公家範》這麼說。對溺愛世代的父母,這句話無疑是當頭棒喝。這群父母往往給了太多的愛,卻不知道「該給什麼」、「該給多少」?
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表示,現代孩子最需要具備的十一種大能力(編按:十一種能力包括:同理力、自信力、勇敢力、接納別人的能力、適度的表達力、決定的能力、等待力、親和力、尊重力、合作力、智慧力),經過核對後發現:被寵溺的孩子幾乎樣樣缺乏。
尤其,父母溺愛孩子的「首要傷害」,會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。因為孩子從未被父母喝叱「不行!」,他就無法體會別人的情緒、需要、想法。被溺愛的孩子也容易沒 有自信,因為父母為他做了一切,他還能做什麼?而總是伸出一隻手要幫孩子的父母,也要小心孩子表達力會有問題,因為在他還沒表達前,父母就已為之代勞了。所以,不論你的溺愛是放任型,或是過度保護型,父母都要謹記四口訣:「停、收、等、慢」,收回一隻手,讓孩子自己面對問題。首先,要「停」下來。

停:給愛前,先問這是誰的需要?
溺愛的父母在行事前要停下來問問自己:「我現在要替他做的,是我的需要,還是孩子的需要?」第十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創作類佳作,樊雪春寫的〈我看見我的女兒〉一文,內容就描述她母親給她的是一份「專斷的愛」:成長的歲月中,她嫌我洗澡洗不乾淨,帶著菜瓜布好心的把我拎進浴室,做一場脫皮之旅,她洗得很高興,我則是低著頭像一隻代宰的羔羊,就這樣一直幫我洗到十八歲。她嫌我的頭髮太長,蓋住了眼睛,把我拎到理髮店,剪一個西瓜皮。理髮師一面剪,我一面掉著眼淚……如果我拒絕吃下當歸雞,她會滿懷憤怒的把雞吃光光……「沒人要的雞我自己吃。」她恨恨的說。「母親的背影,是我最熟悉的姿勢。」樊雪春這段話隱喻著,母親的好意和子女的需要經常背道而馳。因此,父母在給愛的時候,一定要問自己:這是誰的需要?

收:孩子的問題,留給他們解決
第二,有些事要收手,好父母最好是少一隻手。父母應該問:「現在發生的問題,問題所有權人是誰?」讓孩子處理屬於他自己的問題,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政大心理系教授鍾思嘉指出,父母這樣做並不意謂停止對孩子的愛,而是肯定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。「這個管教態度對子女而言,就像送給子女一份『信任他』的禮物,不用花錢,卻是一份無價禮品。」如何劃分問題所有權?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:「這事有沒有干擾或妨礙到我的生活?」、「這事對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傷害,甚至危害生命安全?」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,就不關父母的事,父母要收手,不要剝奪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,父母只要從旁鼓勵和注意就夠了。

等:不立即服務,讓他為自己負責
第三,父母要學會等。等一等,不要立即反應,讓孩子經歷自然與合理的行為結果。
父母一直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務,叮嚀嘮叨,結果讓孩子養成不在乎的習慣,父母就得一直扮演「為孩子負責」的角色。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總幹事涂喜敏舉例,很多父母一早就耳提面命要孩子帶外套、到學校後要記得隨溫度變化穿脫,出門前又親自將衣服穿上。如果這時父母能夠停下來,讓孩子自己嘗到沒帶外套的自然結果,父母往後就不需再吃力不討好的提醒了。鍾思嘉也輔導過一個個案:田先生有四個女兒,在一次家庭會議後,他們同意在晚餐後負責收桌面、洗碗筷,但幾天後,他們忘了該盡的責任。隔天,田太太也停止做早、晚餐,孩子不解。只見田太太說:「很對不起,我實在沒法在又髒又亂的廚房裡做飯。」接著,田先生夫提議出去吃飯,孩子歡呼的問要去哪一家。想不到田先生說:「我沒有說要帶你們一起去啊!你們得照顧自己,自己想辦法了。」結果,等到他們回來,孩子都吃過了,而且也把廚房整理乾淨。

慢:延後享樂,競爭力更強
第四,要慢。因為延後孩子享樂,是他以後競爭力的來源。這是個非常有名的實驗,心理學家華特.米歇爾(Walter Mischel)針對史丹佛大學附近社區的四歲小朋友們,進行一系列為期十多年的追蹤研究。當時,他手上拿著兩種零食,讓每個小孩區分出最喜歡和次喜歡的。然後他告訴小朋友說,他會出去這個教室,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。不想等的小朋友會拿到次喜歡的食物;如果可以等,但不知會等到何時的小朋友,會拿到最喜歡的食物。十多年後,米歇爾發現:「等待越久的小孩,長大後處理挫折的能力越好,比較專心,表達力、邏輯力、計畫力等也越好,且其日後SAT(美國大學入學的學力測驗)的分數越高。」這就是被稱為「延後享樂」(delay of gratification)的經典研究。

改變給愛的方式:先降低頻率,再找出孩子真正的需求。要父母突然改變與孩子長期相處的模式,並非一蹴可幾。初期,父母可先將溺愛的頻率降低,然後再將「給愛」的方式移轉成孩子真正需要的。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舉例:「很多高中生的父母,花一千小時為他們補習上學接接送送,但大學基測出來,卻只能以分數落點去找志願科系。其實父母應該做的,可能是花五十個小時陪孩 子去瞭解適合的科系,這五十小時的影響遠比一千小時的接送要重要。」
「停、收、等、慢」,將你的愛昇華,才能真正對孩子有幫助。

孩子的教育其實是就像一趟單程的旅程,一旦啟動了,只能邊做邊修,無法反悔重來,所以必須更加小心謹慎。當老祖宗留下一句又一句的名言,背後所代表的意義,其實是長久以來累積的經驗。也許時間改變了,也許環境改變了,也許思想也改變了,但不變的是父母與師長疼愛孩子的心,總是希望孩子能平安順利的成長,然後能夠勇敢睿智的迎接每一個人生不同的挑戰。而不是冀望每個人為了擁有快樂的童年,反而必須承受悲傷的成年。

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

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 教務主任 簡木全
記得以前讀公立幼稚園的老大,每天也跟著我到學校讀書。每天在來回的路上,我總愛問:「你今天學了什麼?」「今天點心吃什麼?」「今天學會哪首歌?」
以前,兒子總愛唸這首:天橋天橋兩隻腳,橫在馬路站高高……..。一邊開著車,一邊聽著孩子越來越流利的語彙與文法,分享著孩子學習與成長的喜悅,我不在乎孩子學了什麼,而是希望在互相問答的過程中,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懷,能讓孩子說出自己心中的感受,與同學的互動。在公幼,雖然沒有私立幼稚園的花俏課程,沒有外語、沒有電腦,但是卻擁有現代人最缺乏的人際互動與寬廣的綠地,來充實幼小而純淨的心靈。
提醒您,下次接小孩的時候,多問問他:你今天快樂嗎?相信您的小孩一定會給您一個肯定而直接的回答。

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

孩子的幸好哲學

孩子的"幸好"哲學 ----聯合報家庭版/作者水草

前幾天中午接到么兒老師的電話:「安安在走廊打棒球,被球棒打到左眼上方,眼鏡也碎了。」
我十萬火急趕到學校,將摀著左眼、還流著血的兒子帶去醫院。
醫生說:「眼鏡碎片割到眼皮,幸好沒傷到眼球,不過要縫個五、六針。」
回到家中,我忍不住責問他為何在走廊打棒球,「老師不是規定不可以在走廊打棒球嗎?你怎麼可以不聽話?」
「我沒有,我是上廁所路過,剛好小傑揮棒才打到我的。老師好生氣喔!她是不是以為我不乖?」
隔天早上我到學校,請老師查明事情原委。
我向小傑保證不會要求他賠償眼鏡後,他才低頭承認:「安安並沒有跟我們在走廊打棒球。」
老師這時改口稱讚兒子:「安安一向是個好孩子。」
黃昏時,我一如往常在校門口接兒子放學。
回程中他遠遠看到小傑,興高采烈對他揮手:「小傑,再見!」
「安安,你不會氣小傑打破你的眼鏡,又害你受傷嗎?」我訝異的問。
「不會啦!他又不是故意的。」兒子心無芥蒂。
「可是,」我仍忿忿不平:「起先老師還冤枉你不乖;而且你流好多血,又縫了五針,一定很痛!何況小傑也沒賠我們配新眼鏡的錢。」
「媽,沒關係! 幸好 老師知道我不是壞孩子;幸好眼鏡碎片沒弄瞎眼睛;幸好那些在走廊打球的同學沒有再被處罰。」
兒子在機車後座,小腦袋靠在我肩膀,「媽咪,妳知道嗎?小傑他沒有媽媽,爸爸找不到工作時還會對他兇,幸好妳沒有跟他要配眼鏡的錢,我怕他會被他爸爸打。」
我感覺他雙手攔腰把我抱得緊緊,「幸好我有爸爸媽媽疼。對了,眼鏡錢可以從我的零用錢裡慢慢扣呀!」
看著兒子蹦蹦跳跳進了家門,我的眼角有點濕了。
孩子,媽媽真是慚愧,為什麼我只想到老師對你的誤會和同學造成你的受傷;反而是你那一連串的「幸好」,讓媽媽領悟了什麼叫善良、體貼、包容及惜福。
孩子,謝謝你!

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

我最珍貴的東西 4-1張焜智

我最珍貴的東西 4-1張焜智
我有許多喜愛的東西,其中最珍貴的是爸爸送我的手
錶,這是一只鑲著黑框並有螢光裝置的「機械錶」。它除了能精確報時外,更可以隨時變身成一只精確無比的計時器,每次同學們比速度時,都少不了要我在場,真讓我出了不少鋒頭。
我特別珍惜這只手錶,因為這是爸爸送我的生日禮物。
爸爸送我手錶,是希望我能珍惜時間用功讀書。當我把手錶戴在手上,聽著指針走動時滴答滴答響,就好像聽到爸爸在我耳旁叮嚀著:「時光飛逝,要認真學習,別讓寶貴的時光一分一秒的溜走!」這只手錶讓我體會到爸爸「望子成龍」的期待。
我很珍惜爸爸送我的手錶,當我運動或洗澡時,我會把
手錶收好,如此才不會因為戴在手上被弄壞了。平時不出門,
我會把手錶收到櫃子裡,捨不得戴,因為爸爸對我的疼愛,從送我的這只手錶就「錶露無遺」,讓我覺得好幸福。
我會好好愛惜爸爸送我的錶,因為他充滿爸爸對我的愛心與期望。我會一直把「他」留在我身邊,讓「他」陪著我,直到永遠永遠!

天天五蔬果 健康跟著我 4-1陳祺禮

天天五蔬果 健康跟著我 4-1陳祺禮
近幾十年來,罹患肥胖和慢性疾病的人口比率不斷攀升,這些健康問題大多與不當的飲食攝取習慣有關,為了國人的建康,所以各個機關開始提倡「天天五蔬果、健康跟著我」的樂活計畫。
所謂的天天五蔬果,就是要每天均衡食用藍、白、黃、綠、紅等五種顏色的蔬果,以蔬菜三份、水果兩份的方式來搭配,如此多方的攝取不同的食物,才能吸收各種的營養。因為蔬果能提供身體需要的維他命、礦物質、纖維質、蛋白質及脂肪等成分。能提供能量與活力,使身體維持健康,提高抗氧化能力,以達到降低罹患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目的。
只要多吃蔬果,身邊的疾病就會逐漸遠離,對人們來說健康是無價之寶。因此,唯有確實達成「天天五蔬果」的目標,我們才能自在的享受「健康跟著我」的美好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