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

現代父母的家庭教育

現代父母的家庭教育 教務主任 簡木全
黎巴嫩詩人紀伯倫(Kahlil Gibran,1883-1931)在先知(The prophet)一書中,有一段描寫父母與孩子的關係:(筆者將文中的「你」改為「我們」,更能適切表現出親子關係)
「我們的孩子並不是我們的孩子。
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。
他們經我們而來,卻不是因我們而來。
儘管他們與我們同在,卻並不屬於我們。
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愛給予他們,卻不能給予思想,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。
我們可以建造房舍蔭庇他們的身體,但不能禁錮他們的心靈,
因為他們的心靈棲息於明日之屋,即使在夢中,我們也無緣造訪。

我們可以努力塑造他們,卻不可企圖讓他們和我們一樣。
因為生命不會倒退,也不會滯留於往昔。
我們是弓,孩子就像是從我們身上所被射出擁有生命的箭。
弓箭手瞄準無窮旅途上的目標,然後用力將我們彎曲,以使他的箭迅捷遠飛。
讓我們欣然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!因為他既愛飛馳的箭,也愛穩健的弓。」

孩子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,可是他們並非屬於我們所有,因為他們是家裡的成員,也是社會的成員;是國家的公民,也是世界的公民。父母對於兒女必須抱持「生而不有」的觀念,父母的責任,是將孩子教育成為將來能夠在公民社會中奉獻一己之力的一份子。所以,必須讓孩子養成正確的價值觀與品格,才能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。古時「養兒防老」的觀念必須摒除,「飼囝是義務」(台),這是無庸置疑的,既然是義務,更要好好教養孩子,完成家庭教育所應負有的責任,小時候嚴加管教,長大後才能順利地將孩子送入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階段。
天下雜誌教育專刊(335期/94.11.15)以特大篇幅報導有關家庭教育的專論,文中指出台灣人口結構出現了「山凹現象」(3ㄠ現象,簡木全,民94):愈來愈老(ㄌㄠ)、愈來愈小(ㄒㄧㄠ)、愈來愈少(ㄕㄠ)。人口中,老人的比例愈來愈高,家庭的結構愈來愈小,而新生兒的出生率則愈來愈少。這種結果,象徵傳統的家庭組織結構正逐步瓦解崩落之中。傳統的農業家庭,幾乎家家都是三代同堂,鄰里都是家族成員。年輕的父母出外工作,家族之中必然有伯、叔、姑、姨等人分擔起教養的責任。現今老、中、少三代的年齡差距愈來愈大,觀念及想法也愈離愈遠,以往的理所當然,變成今日的天方夜譚,也使年輕父母頓時失去教養與育兒的依靠與指導。現代父母過度忙於工作,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愈來愈少,大都將教養孩子的責任,委託契約關係的「安親班」。但安親班只能安「親」,安父母的心,以便讓父母能無憂無慮工作到更晚,甚至還有私立學校提供「慢接」與「短期住宿」的服務,每週只在家住一天,結果親子相處的時間愈來愈少,關係愈來愈淡,安了「親」卻難安「兒的心」。
家庭組織縮小化,出生率愈來愈少,很多夫妻成了「頂客族」,將來會有愈來愈多的孩子,找不到伯、叔、姑、姨可以稱呼,改天「天頂天公,地下母舅公」(台)這句諺語可能就要失傳了。大家可以發現,雖然人口出生率愈來愈少,班級人數也愈來愈低,可是班級之中需要特殊教育的學生卻愈來愈多;再加上學生背景愈來愈多元,單親、隔代、棄養或是新移民家庭等弱勢家庭的子女,愈來愈多,都讓班級經營愈來愈困難。近七成的孩子,放學後的工作,就是補習,也就是到另一個地方上學。結果,清晨上學,下午放學後,還是上學,直到父母下班,一起回家,然後洗澡、睡覺。日復一日,家庭幾乎成了旅館。家,剩下「生理」的功能,家庭教育的功能難以發揮,愈來愈多的孩子,生活自理的能力愈來愈弱,生活教育難以落實,導致「心理」的問題層出不窮,這些都是家庭功能失調的結果。
調查也指出,家長認為家庭教育最應培養孩子的前三項能力為:生活自理能力、良好的品格與正確的價值觀、與他人相處的能力等三種。可是現在這些能力卻必須仰賴學校教育來培養。綜合領域課程必須實施家政實習,培養孩子掃地、摺衣、洗碗等做家事的基本能力;還要培養學生孝順、有禮等應對進退的品格;最後還要訓練孩子與同學相處的方法與能力。因為,這些能力,在家裡已經無法學習到了。曾經還有個玩笑說:現在很多的孩子,不知道蘋果的形狀是一顆顆的,以為是一片片的,因為吃蘋果的時候,父母早就將蘋果切好了。
父母教育的對象是「我的孩子」,教師教育的對象則是班上「所有的孩子」;父母要求老師能夠「因材施教」,而老師則希望對於班上的同學能夠「一視同仁」。因此,經常發生親師之間管教觀念無法一致,學生不知所從的情形。親師之間,應該將教育的對象調整為「我們的孩子」,共同擬定一套大多數孩子能夠遵循的規定與準則,讓親師雙方管教態度有所依循,能夠一致,孩子學習的態度才不會敷衍苟且。否則,家裡一套,學校一套,就如家中父母雙方管教態度不一致時,孩子一定從寬避嚴,馬虎了事。如此一來,豈是孩子之幸,父母之福?
本市教育局鄭局長在就任時提出:「優質、活力、心教育」的教育目標,希望藉由品德教育與生活教育的落實,能夠讓師生找回教育的本質,而不是一味比較學科成績的高低。本校李校長亦指示本處在實施各項教育活動之時,能依照上述教育方針,落實學生學習的本質,力求務實,切勿花俏走板,本末倒置,以免孩子喪失最基本的能力。否則,到時恐怕學不到「帶得走」的能力,反而必須讓人「帶著走」,可就欲哭無淚,後悔莫及了。因此,在教學措施方面,力求各位老師能夠紮實培養學生聽、說、讀、寫、算的基本能力之外,更要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,讓孩子喜歡讀書,主動探索知識;再輔以學務處與輔導處的生活與品格教育,及課後社團與照顧班的課外學習平台,讓孩子在各個學習領域能夠充分發揮,找到自己的優勢,建立自我的信心;進而與父母、師長及同學建立正確良好的人際關係,充分展現出自信、自在與自然的風度,成為未來世界的一等公民。